我們手上如果有沾染上糖和血液時,會發(fā)現(xiàn)這些帶有液體的物質具有一定的粘性作用,有時候感覺這些東西特別的不舒服,黏糊糊的。為什么糖、血液在手上有粘性作用呢?
?
其實這是因為糖、血液等物質中,吸收了人體或者本身就有一些水分在其中,而這些物質與水相溶形成一種非牛頓流體,從而具有了比較大的粘性。這種粘性存在的原因是因為其中具有一定的粘度,粘度是流體的一種特性,代表著這種流體的流動性能。從分子角度來說,在沒有外力作用情況下,分子內部是平衡的,流體不會發(fā)生變化;即我們手上有糖或者有血液時,如果其他部位不觸摸或者使得這些糖汁、血液發(fā)生移動,我們是感覺不出來他們具有粘性的。這一點與蜂蜜存放在罐中不動,一倒出罐體便能夠看出具有較大的粘性是一樣的道理。流體的粘度是流體本身的一種物理特性,這種特性一直會存在,但只有存在相對的運動,才能體現(xiàn)出來這種粘度值的大小。使用粘度計在對流體的粘度值進行測量時,也是利用這樣的原理,即通過外力使得流體自身發(fā)生運動,例如旋轉式粘度計、毛細管式粘度計、落球式粘度計、振動式粘度計等等,都是外力致使流體發(fā)生移動,才能測量得出流體的粘度值。當流體受到外力的影響,平衡被打破,那么外力作用就會使得流體內分子之間產生摩擦力。所以粘度表示的是流體內部平衡被打破時,流體流動所受到的阻力。
?
糖
?
流體粘度的特性有:隨著流體本身的溫度升高,流體的粘度值會逐漸降低;而溫度降低,流體的粘度值會升高。流體的濃度越大,一般來說流體的粘度會升高,所以想要降低流體的粘度值,也可以通過添加稀釋劑達到這個目的。如果手上有糖、或者是血液,通過自來水的沖洗,可以降低糖汁、血液的濃度,降低它們的粘度,從而可以感覺到它們的粘性也在逐漸的降低。因為這兩種流體是在手上,所以不能夠通過加熱的方式來降低它們的粘性,不過可以使用溫水進行沖洗,效果會相對更好。
?
血液在血管中為什么會變得粘稠?
粘稠度可以認為是粘度和稠度的組合體,粘稠度可以應用或者形容流體或者是固體,例如粘土,瀝青等等。稠度可以表征為流體流動的程度,也可以表征為固體的抗變形或者是破壞的能力。在生活中,我們會認為稠度與濃度有一點像,混合物的濃度越高,那么混合物的稠度越高,越傾向于流體向固體的轉化。反之稠度越低,濃度越小,流動性能越強。在流體狀態(tài),粘度可以看做是粘稠度的特性之一,也可以認為是流體的特性之一。粘度與粘稠度是被包含關系,此時,濃度與粘稠度也有一定的聯(lián)系;在固體狀態(tài)下,主要是稠度特征,粘度與粘稠度沒有太大的關聯(lián),因為粘度主要是流體的特性。在從流體到固體轉化時,粘度可以“認為”是塑化了,即從流體的不能塑造形態(tài),到固體的可塑性狀態(tài)。粘度與粘稠度的區(qū)別是:粘度主要是指流體的特性,而粘稠度可以為固體、液態(tài)及氣態(tài)。粘稠度所表征的特性比粘度更廣泛。
?
血液之所以在血管中變得粘稠,是由于血液中的物質組成較為復雜,而人體由于非良性的生活和飲食習慣,使得血管中的血脂、血糖不斷升高,且血液中諸如脫落的血管壁等很多雜質未能進行清理,使得血管中各種物質的變得濃稠,血液的粘性變的更大。想要降低血液的粘稠度,就需要添加稀釋劑水,或者進行血液內的物質清理,通過鍛煉或者健康的飲食,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的濃度,從而可以達到降低血液粘度的目的。